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轉型中的攝影行業仍需面對競爭白熱化、同質化、創新不足等問題。在新舊模式的轉換中,或許還應有更深久長遠的考量。
攝影行業發展的迅猛勢頭令人驚訝,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6月15日,我國今年新增攝影照相相關企業近35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83%。
但轉型中的攝影照相行業仍需面對競爭白熱化、同質化、創新不足等發展瓶頸和生存風險。在新舊模式的轉換中,或許還應有更深久長遠的考量。
發展現狀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攝影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隨著經濟的發展,其市場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231萬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攝影照相相關企業。
從注冊資本上看,67%的攝影照相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200萬以下。從企業類型上看,超6成為有限責任公司,3成是個體工商戶。從行業上看,超38%的攝影照相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其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為34%。
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的攝影照相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5萬家,占全國相關企業注冊總量的11%,其次是貴州,有超過18萬家攝影照相相關企業,位列第二名。北京、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均有超過14萬家攝影照相相關企業,與貴州一起處于第二梯隊。
從發展趨勢來看,近年來攝影照相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年注冊量穩步上漲,2015年以來,攝影照相企業年度注冊增速一直維持在20%以上。2020年,我國新增52萬家攝影照相相關企業,年增量達到頂峰。截至今年6月1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今年新增攝影照相相關企業近35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83%。貴州新增數量較多,占全國新增總量的33%。
從人力資源來看,攝影專業人才培養的速度遠不能滿足攝影產業的迅猛發展速度,攝影行業人才需求逐年增加,現今中國攝影人才市場主要為以北京為首的北方地區、以上海為首的長江三角洲和以廣州為首的珠江三角洲。
這三大人才市場支撐起了中國攝影人才市場的框架,目前攝影人才總體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預計未來3-5年,中國攝影專業的人才缺口依然處在100萬人左右,中國的攝影人才黃金時代已經來臨。
發展前景
1、顏值時代,個體對“美”的追求催生新的消費需求和動力
顏值,是網絡詞匯,其中,“顏”在漢語中意為面容、容貌,“值”則意指數值。對于顏值的追求和個性的展示,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照片、視頻記錄下屬于自己的精彩瞬間。
年輕一代有更多更具個性化的想法和行動,為了紀念,為了記錄,也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在新消費理念的驅動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愿意花時間探索攝影時的妝面、擺拍、后期等細節,也給專業的攝影團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意見。
2、互聯網技術加持,線上線下交互成主流
攝影更多作為一種線下服務活動,有著對時間、空間的特殊要求。當下盛行的自由攝影師、攝影工作室都通過“約拍”來盈利。專門的影樓門店,也為客戶提供了線上的渠道,通過約定具體時間,確保雙方的合作順利開展,以此壓縮等待、推遲等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3、新媒體傳播環境提供發展溫床
新媒體傳播環境給攝影藝術、攝影創作提供了展示的空間,讓有該方面需求的客戶、愛好者能夠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在移動終端獲知相關的信息。隨著數碼產品、無人機等攝影設備的普及,該行業的發展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同時由于攝影照相行業屬于技術性行業,對于技術和經驗有著專業要求,因而在網絡傳播環境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業務拓展的渠道。
攝影行業細分
目前,攝影行業分類越來越細:婚紗照、證件照、寫真、街拍等創意類拍攝、會議攝影、明星(網紅)拍攝等等,但婚紗照、證件照市場仍為主流,同時明星(網紅)拍攝市場正在崛起。
當下以婚姻攝影市場為利潤高、消費潛力高的代表。從選婚紗、試婚紗、到取景、拍攝,再到后期選片、制圖的種種環節,婚姻攝影市場需要的不僅僅是拍攝器材和拍攝場景,還需要在著裝——婚紗上下功夫。由于婚紗使用場景的特殊性,一般只在拍婚紗照和舉辦婚禮時使用,婚紗影樓不僅要提供拍攝服務,更多的還發展了婚紗出售和租借業務。
且婚紗攝影現在已不僅是年輕新婚夫婦的專利,結婚多年的老夫妻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當下也會選擇補拍婚紗照來紀念。
當然,在高齡少子化的大背景下,未來的結婚人數預計會逐步減少,婚姻經濟的紅利也會有所消退。另一方面,疫情常態化也可能導致外出取景方面受到一些限制,導致可選地點減少,拍攝效果或不及客戶預期。
存在問題
婚紗攝影市場正在迎來巨大變化,激烈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市場的高度細分,個性化消費逐步取代大眾消費成為市場的主流。面對高度分化的市場,對于攝影行業來說,好的作品越來越脫穎而出。
此外,片子效果質量和處理速度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而決定這一體驗的正在于拍攝剪輯技術的優劣。從拍攝、選片、P圖、交片這一整個過程中,攝影企業需要與客戶進行多輪溝通,片子處理的質量和速度,也成為困擾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重要問題。
當前攝影行業突出的馬太效應導致中小企業所占據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其所能開拓的市場和資源也比較有限。
而作為行業龍頭的企業由于自身抓住行業發展風口和紅利,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資源能夠在業內占據越來越穩固的地位。長此以往,這種突出的馬太效應對于整個行業生態的健康構建并不利。
改善措施
越是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越要規避隨波逐流的發展路徑,有個性的門店風格會更易在泥沙俱下的市場大潮中被關注。
1、提供精細化、個性化服務。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和更具個性化的服務項目,給客戶更好的服務體驗。同時及時跟緊市場反映,認真對待顧客的使用反饋,做到“千人千面”而非流水線生產的“速食經濟”。
2、自建宣發平臺。精進品牌營銷,通過自建平臺和媒體矩陣,減少對當前互聯網社交平臺的依賴,學會引流,提高用戶粘性。同時可以在自建的自媒體平臺上發布一些拍攝技巧教程、修圖軟件推薦、美顏功能測評等亦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3、創新發現,打造高性價比產品。面對度過爆發期并進入洗牌階段的攝影市場,如何降低成本應該是當前攝影行業頭疼的問題。攝影行業商家必須全面提高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行業競爭力。消費人群的年輕化、個性化,不意味著經濟能力上能夠與個性需求有同等的匹配,高性價比仍然是諸多年輕人的追求。
4、整合資源,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既要做大,更要做精。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要與攝影場地提供方、廣告品牌方、后期團隊等資源密集整合。例如與旅游景點結合,抓住節日風口,打造有吸引力、有趣的活動。
[ 原創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轉載;來源:時代投研;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
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