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5月14日,《2018中國結婚產業發展報告》重磅發布。
如何在潛力巨大的結婚行業中掘金,結婚產業觀察希望借此報告帶給大家一些參考!
鑒于早先發布的報告并非完整版,在之后的日子里,將會陸續在該公眾號發布完整版報告內容。
以下為完整版《2018中國結婚產業發展報告》的第一部分~
結婚產業發展現狀概括
1.1 結婚產業規模與結構
1.1.1結婚產業的規模分析
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結婚登記1059.1萬對。從數據來看,結婚人數已經連續四年下降。
但隨著9095后成為主力人群,他們對結婚消費有著更高的投入,因此消費總額仍然“堅挺”,行業正在經歷從“粗放走量”到“精細化服務”的轉型。
據了解,2017年產生結婚消費的(含往年登記在今年辦婚禮),應該在800萬對左右,以10萬元的結婚平均消費(不含婚房、裝修等)計算,狹義結婚產業規模應該在8000億元。
結婚產業以“婚宴、婚紗攝影、婚紗禮服以及婚禮策劃”四大行業為主,與酒店、旅游、家紡和白酒等行業密切關聯,同時涵蓋了珠寶首飾、婚品百貨以及婚車等消費,并逐漸擴展至金融、房產、家裝以及母嬰、健康等產業。
1.1.2 結婚產業的結構分析
受中國傳統的“酒桌文化”影響,宴會消費一直是“重頭戲”,在國內結婚服務中比例最高,占比可以達到60%。
婚紗攝影、婚戒首飾和婚宴已經成為“結婚標配”。美團點評數據顯示:80%以上的結婚用戶都會選擇婚宴、婚紗攝影、珠寶首飾這三樣;而后為婚紗禮服,有42%的用戶選擇。
某種程度而言,結婚用戶的選擇亦驗證了結婚消費的占比。除了占比約60%的婚宴消費,珠寶首飾、婚禮策劃、婚紗攝影的消費占比分別為8%、8%、7%。
隨著新生代結婚群體觀念的變化,結婚的儀式感不再局限于婚禮宴會本身,蜜月旅行備受青睞。據了解,蜜月旅行的消費占比為12%,僅次于婚宴消費。
1.2 結婚產業發展格局
如今,結婚企業形態逐漸升級,從過去作坊式的“夫妻店”,發展為跨行業、多業態的“旗艦店”。
結婚消費與多個關聯產業跨界整合,“+旅游”“+酒店”“+地產”“+科技金融”等,整個產業進入融合式發展狀態。
據結婚產業觀察不完全統計,在2010年-2017年期間,在結婚產業投資布局的資本超過40家,知名的有紅杉資本、IDG資本、經緯中國以及真格基金等;亦有20多家關聯產業上市公司在結婚場景內拓展業務,如今世緣、云南旅游、寧波聯合以及羅萊生活等。
1.3 結婚產業發展問題分析
結婚消費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盡管其規模巨大,但發展依舊處于初級階段,面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眾所周知,結婚行業低頻高消、成本結構固化、同質化嚴重,而深究其中,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企業和人。
1.3.1 企業可能存在的問題
就企業而言,其問題主要涵蓋:管理問題、合規問題、品牌化問題、資本化問題。
(1)管理問題。結婚企業的管理問題,可謂屢見不鮮:管理者缺乏領導力,團隊松散、沒有凝聚力,人才流失嚴重等。
(2)合規問題。站在財務角度看結婚企業,絕大多數處于個體經營的階段。而隨著國家不斷地出臺規范化經營的政策法規,“合規”已成為企業做大做強不可回避的話題。有一個血淋淋的現實,據行業人士透露:99%的結婚企業一旦合規,其75%的利潤會歸零。
(3)品牌化問題?;讷@客難、客戶粘度低、企業生命周期短等各種原因,結婚企業不得不正視品牌化道路。當企業品牌形成后,意味著有更大的話語權,更容易推動整合資源。
(4)資本化問題。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在向多元化經營、精細化服務轉型的路上,很多結婚企業嘗試尋求資本的支持。優先補充現金流,為下一步服務擴張、整合并購打下基礎。
1.3.2 人可能存在的問題
人,其問題集中于兩方面:專業程度低、缺乏可復制性。
(1)專業程度低。隨著9095后成為結婚主流人群,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強,很多服務人員的專業性不足以支撐,行業內又缺乏專業院校課程體系以及資質認定。
(2)缺乏可復制性。對于結婚企業而言,優秀員工是彌足珍貴,可復制性極低。比如:異地擴張,新開門店,想培養一個同樣優秀的員工,可謂難上加難。
之后將會發布【結婚產業發展現狀概括——結婚產業發展年度展望】,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