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或許,你不熟悉「陸頎」。但是,你對「婚禮主義Weddingism」一定不會陌生。
高端定制婚禮承載著高端客群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婚禮理念,如何把握年輕消費群體對于更加多元、專屬的需求,正成為婚禮行業的重要議題。
「婚禮主義Weddingism」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過去的十六年中,這個品牌在兩位創始人的帶領下已然成為了國內外最高品質婚禮的代名詞之一。潘瑋柏&宣云、安以軒&陳榮煉、陳妍希&陳曉、嚴屹寬&杜若溪……眾多耳熟能詳的明星婚禮都由他們承辦。
他們擁有對色彩、空間、時尚最精準的觸覺,細微之處最嚴苛的標準。當婚禮遇上婚禮主義,是“極致美學”的碰撞。
婚禮主義:“新人至上”的信仰
在過去很多的采訪中,大家都會問及「婚禮主義Weddingism」品牌名的意義。
何為「婚禮主義」?即把婚禮當做一種信仰!在對婚禮主義創始人陸頎的采訪中,我們發現他始終堅守著這一信條,把“新人至上”當做信仰。
他表示,婚禮宴會設計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如實地呈展現出新人的訴求,在新人預算范圍內做到現場的高度統一與細節呈現,并且爭取超出新人的預期。
在陸頎看來,每對新人的經歷不同、背景不同、故事不同、需求不同,所以婚禮也該獨一無二,特別定制。
看婚禮主義的作品,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婚禮布置會在方方面面去體現主題,大到舞臺背景、簽到臺設計,小到每一個道具、每一朵花的選擇,把細節做到極致,即使是餐具旁邊的一個菜單、一個名卡,甚至是一個字、一個花紋。
“死磕”是對婚禮主義最好的形容,為的就是超百分百地還原新人夢想中的婚禮,為的就是讓賓客能夠在踏入婚禮區域后就仿佛來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夢幻場地,一個述說專屬于新人故事的愛的空間。
因為這樣的一份“死磕”,在婚禮主義,各種各樣的爭執和不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陸頎說,堅持“一切以新人為上”,一切困難自然都會迎刃而解。
婚禮主義給予給顧客的更重要的是情緒價值和精神上的共鳴。
陸頎表示,婚禮主義大部分客戶都是有審美、懂設計、重體驗的,他們見過許多奢華的事物,對于自己的婚禮要求反而更注重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平衡。
“他們不僅要求現場是美的、有設計感的,更希望婚禮能夠體現自己以及雙方家族的精神傳承?!标戫犝f道。
婚禮真正實現從功能價值向情感價值和精神價值層面的遷移,這背后包含的不僅是情緒價值、情感互動,更有來自婚禮主義對新人深層的共鳴,是和新人成為精神層面的摯友。
不定義風格,不定義人
有同行說婚禮主義像是“開掛了”,出作品的頻率特別高,同時在婚禮宴會設計上幫助新人和同行打開眼界,引領了婚禮行業新的潮流。
這源于婚禮主義的設計師們對于設計有著敏銳的覺察力,總是能夠于細微之處發現設計靈感。
談到婚禮主義的設計風格是什么的時候,“我們的初創團隊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風格’這件事?!标戫牨硎?,作為定制婚禮品牌,“風格”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不定義設計,不定義風格,也不定義人?!够蛟S這就是婚禮主義一開始成功的原因,因為每一對新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關于他們的愛的設計也應是如此。
對于陸頎而言,婚禮設計不是一種可以定義的風格,婚禮主義不限定設計的風格,而是根據新人本人真實的設計需求以求真務實的設計態度,呈現多元融合的婚禮效果。
細看婚禮主義的作品,你會發現他似乎從不懼怕面對不斷迭新的流行風格,他們永遠在打破思維的限定,在持續探索中演繹關于婚禮設計的無限可能。
設計服務于人,婚禮主義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持續創新的精神,通過滿足新人訴求,以設計的純粹性,為新人實現個性化、專屬化的婚禮方案。
久而久之,無論是新人還是同行,看到婚禮主義的婚禮現場就會篤定是出自他們。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風格’吧!”陸頎說道。
其實,與其說是「風格」,不如說是「主義」。
百度百科中,有一段關于「主義」和「藝術」的關系探討,其中提到「從事實上來說,不是有了 ism(英文“主義”的詞根) 才產生了好的作品,而是有好的作品之后 ism 才顯現出來」。
婚禮主義的作品就是「觸動人類心情的東西」,是由「扎根于人類純粹性格」的人創造出來的至純至性。
寫在最后
當下的結婚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消費降級、結婚率持續走低、新人獨立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產品同質化嚴重等等。但是隨著其他行業的不景氣,依舊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選手以全職或者兼職的方式進入這個行業,進一步擠壓現有企業的生存空間。
陸頎表示,未來結婚企業合規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如何在穩定的狀態下進行商業結構調整和組織架構調整,關系到每一個行業內的企業的生存。
“婚禮主義也仍然在這一條道路上不斷尋找和摸索?!?/p>
[ 原創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
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