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國疫情整體呈現向好態勢,多個省份在一個潛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本輪疫情整體上進入掃尾階段。
11月20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重點介紹進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衛健委:發生疫情后,力爭24小時內基本搞清疫情傳播鏈條
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為進一步發揮流行病學調查在疫情應對處置中的關鍵作用,國家衛健委會同國家疾控局,從中國疾控中心和各地疾控機構遴選了300多名在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分析、實驗室檢測等領域專業能力強、實戰經驗豐富的專家,組建了國家流調專家隊,建立了分片區對口包干的工作機制。
一旦發生疫情,由國家發出指令,按照“就近支援、從速到位”的原則,疫情發生地所在片區的對口包干國家流調專家隊立即集結,以最快時間到達現場,與省市力量協同作戰,力爭在24小時內基本搞清疫情傳播鏈條。同時,國家流調專家隊執行梯次備勤制度,按月輪流備勤,盡量確??鐓^域應急調派時,本區域仍保留一支專家隊駐守地方。
吳良有表示,為了加強國家流調專家隊建設和管理,提高流調準確性、及時性,國家衛健委制定了《國家流調專家隊建設和應急調派工作方案》,明確專家隊的構成、應急調派機制、現場工作機制和相關保障措施等。
按照平急結合的原則,國家流調專家隊平時加強專業能力建設,保持應急準備狀態,采用理論培訓和實戰演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輪訓工作。特別是加強與對口包干片區的流調隊伍的交流、銜接,及時了解該地區疫情防控的情況,始終保持國家流調專家隊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密切關注各地疫情發展形勢,國家流調專家隊將隨時待命,一旦有地方報告疫情,將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支援疫情發生地迅速開展流調溯源、風險排查、疫情研判工作,提高疫情處置的科學、精準水平,力爭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成本來控制住疫情傳播。
借鑒多地疫情處置經驗 抓早抓小、快速控制疫情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這次疫情雖然涉及面廣,病毒傳播速度快,但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在疫情防控方面,國家衛健委借鑒多地疫情處置經驗,在抓早抓小、快速控制疫情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強化了疫情監測和信息報告,實行“逢陽必報、逢陽即報、接報即查”,為疫情早發現和早處置贏得時間;
二是采取了更為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有效發揮流調溯源專班和區域協查專班等多部門協同機制,國家流調專家隊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會同省市協同作戰,抓住24小時黃金時間,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密切接觸者、次密接接觸者和其他風險人員范圍,有效防范疫情外溢擴散;
三是深入細致開展疫情溯源和傳播鏈調查分析工作,及時發現疫情輸入源頭和病例的感染來源,對潛在感染者進行迅速排查和管控,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四是強化“外防輸入”各項措施,系統排查陸地、港口和航空口岸的風險隱患,及時完善與疫情流行嚴重國家接壤的陸地口岸防控舉措,降低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五是及時、主動、全面發布疫情相關信息,發揮群防群控的優勢,引導廣大群眾加強防護意識,提高有風險場所活動史和有可疑癥狀人員的主動就診、主動檢測和主動報備意識,有效降低疫情隱匿傳播的風險。
大連疫情總體趨于平穩,但局部地區仍存在社區傳播風險
吳良有表示,目前全國疫情整體呈現向好態勢,多省疫情均已得到控制,除遼寧省大連市以外,其他省份近日僅個別地方有零星病例報告,病例主要來自集中隔離點和風險管控區域,疫情已進入掃尾階段。
大連疫情總體趨于平穩,病例數明顯減少,風險持續下降,但局部地區仍存在社區傳播風險,需警惕疫情反復。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密切關注各地疫情發展形勢,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突發疫情處置工作。
全國本輪疫情整體上進入掃尾階段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本輪本土疫情波及的省份中,有8個省份連續14天以上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額濟納、黑河、大連等邊境口岸城市疫情得到快速有效處置,多個省份在一個潛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全國本輪疫情整體上進入掃尾階段。
外防輸入壓力增大,加大口岸防控能力建設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連續5周反彈,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
要繼續鞏固、落實現有防控措施,加強口岸地區防控能力建設,守好外防輸入第一道防線,落實“四早”要求,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撲滅一起,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我國10.76億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
截至11月19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42290.8萬劑次,疫苗接種已經覆蓋12.25億人,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為107630.8萬人。人群覆蓋率分別達到了86.9%和76.3%,加強免疫接種657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