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
意見指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中央多次點名“高價彩禮”
近年來,高價彩禮話題多次登上熱搜,挑動著大眾神經,成為影響婚姻幸福的“絆腳石”。為解決高價彩禮問題,各地采取多種辦法:簽承諾書、開座談會、舉辦集體婚禮……這些辦法邁出了治理高價彩禮、推動婚俗改革的可喜第一步,其導向意義值得關注。
事實上,這并不是中央第一次在如此高規格文件中提及彩禮問題。
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首次出現“天價彩禮”四個字,“對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寫入了完善鄉村治理機制這一章節中。而在2021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治理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也成為重要議題,并將這一問題與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聯系起來。
去年7月,國家衛健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也指出,要推進婚俗改革和移風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將婚嫁與生育、養育等一體考慮,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
彩禮作為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代表著對于新人的祝福。演變至今,在一些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卻異化成“高價彩禮”,甚至“天價彩禮”,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針對高價彩禮,有網友調侃說,愛情在面對“天價彩禮”時不堪一擊;也有網友說,要多少彩禮、給多少彩禮是個人自由,就好比商品的明碼標價,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還有網友說,對于彩禮的多少,應該由政府來引導,不然大家都有攀比心態,為了面子死撐。
多地倡議抵制高價彩禮
事實上,從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治理天價彩禮”開始,從國家到地方都開啟了一系列漸進式的治理。
民政部在2021年4月、9月分兩批次在全國確立了32個婚俗改革實驗區,各省、區、市也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實驗區。而實驗區的實踐內容就包含治理高價彩禮等婚嫁陋習。與此同時,各地針對自身特點也頻頻出招,限制高價彩禮。
在江西,遂川縣戴家埔鄉30名適齡未婚女青年集體簽訂“抵制高價彩禮承諾書”;豐城市當地婦聯專門面向義務紅娘做了抵制高價彩禮的主題宣講;會昌縣則特地在婚姻登記處向新人發放倡議書;省會南昌市擬將于3月8日舉行一場“不要彩禮要幸?!钡募w婚禮活動。
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文明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工作的意見》。其中,關于“遏制高價彩禮”的政策一出便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2月10日,沭陽縣舉行“沭陽小大姐”新時代文明婚戀倡導實踐活動暨尋找“最美丈母娘”啟動儀式?,F場,適齡女青年代表作出“拒絕高額彩禮”的承諾?!靶〈蠼恪笔倾痍柗窖灾袑ξ椿榕缘姆Q呼。
此外,沭陽還在當地居住、工作的丈母娘(準丈母娘)中開展“最美丈母娘”選樹活動,標準有7條:家庭和睦、家風文明;女兒結婚前未曾索要高價彩禮;女兒結婚時未以新房、轎車要挾婚約;女兒結婚時婚宴不講排場、不搞攀比;女兒結婚時未要求男方迎親用豪華車隊;舉辦簡約、時尚的婚禮或參加集體婚禮;教育引導子女孝敬公婆、勤儉持家、拼搏奮斗。
沭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若鳴表示,此前的調研發現當地農村家庭有“結不起婚”的案例,結婚成本越來越高,男方不僅要備“三金”(金戒指、金項鏈、金手鏈)、車子、房子,彩禮也要8萬、18萬元甚至上不封頂。
姜若鳴表示,高額彩禮的婚姻更像建立在物質基礎上而不是感情基礎上,不少家庭為此欠下債務,婚后產生矛盾。
甘肅定西市也公布了治理高價彩禮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去年5月,當地出臺相關行動方案,明確婚嫁禮金不超過5萬元,城區和農村舉辦婚事酒席均不超過20桌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定西70%的出嫁方彩禮控制在0至5萬元以內,平均為4.9萬元,比行動前下降了10.9%。
據報道,定西全市黨員干部帶頭主動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6萬余份,已經帶動城鄉居民簽訂承諾書30余萬份。
或許,這樣的承諾書并不能百分百地被履行,但是顯然是在向民眾傳遞這樣一種價值觀:高價彩禮未必光鮮,低彩禮不僅不可恥,還是一種進步的、值得稱贊的風尚。
天價彩禮如何產生?
“‘天價彩禮’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新涌現的民生問題,是婚姻締結與人口再生產的又一抑制性因素?!痹诮衲?月發表的《透視‘天價彩禮’:現狀、成因與治理》一文中,作者如此寫道。
該文發表于《山東女子學院學報》,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性別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靳小怡及該院博士研究生段朱清。
該文作者注意到,在我國快速城鎮化的大背景下,作為婚姻支付重要組成部分的彩禮不斷攀升,“天價彩禮”成為農村地區存在的社會問題,其成因復雜,導致很多適婚青年不得不推遲婚齡,甚至“恐婚、不婚”,還有部分家庭因“天價彩禮”而“因婚致貧、返貧”。
研究基于2018年全國11個省份的抽樣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城鎮化發展深刻地影響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婚姻實踐,中國農村男性婚姻成本在構成與金額方面呈現出新的特征。
研究發現,2018年,11省農村男性的婚姻總成本均值是當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男性為婚姻成本的主要承擔方,婚姻總成本持續保持在女性的三倍左右。
作者分析,“天價彩禮”的主要動因是性別失衡及人口流動導致的男性婚姻市場惡性競爭,以及城鎮化、市場經濟和現代觀念的沖擊,如資本下鄉使城市生活標準滲透進農村,結婚需求向城鎮生活標準靠近。
作者提出,對于“天價彩禮”的治理,既要承認婚俗、明辨適當彩禮與“天價彩禮”的區別,也要從提升農村教育水平、加強小城鎮建設等根本途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