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飯店餐飲企業宴會宴席反餐飲浪費指南十八條》發布,聚焦宴會宴席服務特別是婚宴等大型宴會場景的餐飲浪費問題。
日前,在中央文明辦、商務部指導下,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飯店餐飲企業宴會宴席反餐飲浪費指南十八條》,進一步引導飯店餐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效防止宴會宴席中的浪費行為,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節約綠色的餐飲消費環境。
婚宴、壽宴成餐飲浪費”重災區”
消費環節的浪費是我國糧食損失浪費的主要來源之一。生活中的宴會宴請,特別是婚宴、壽宴等更是餐飲浪費“重災區”,觥籌交錯后往往狼藉一片,剩菜又剩飯、人走桌未清。有調查顯示,目前大型宴席的浪費率普遍在30%以上,有的達到50%甚至更高。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于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億斤至360億斤。不科學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精細化管理程度不夠、缺乏節儉意識等,是造成餐飲浪費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不少地方都發出提供“小份菜”、鼓勵打包等倡議,號召抵制浪費現象,踐行“光盤行動”,推動婚喪嫁娶等宴會宴席移風易俗。
國家專門出臺了反食品浪費法,明確了制止食品浪費行為的法律依據,以及餐飲企業、相關部門等各方主體責任,發揮法律的引領規范作用,推動建立長效機制。此次發布的倡議,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倡導綠色消費、弘揚勤儉節約精神等的具體舉措。
制止餐飲浪費,特別是宴會宴席中的
針對宴會宴席浪費現象,餐飲服務提供者要更好履行在反對餐飲浪費中的義務。一方面,優化產品供給,提升宴會宴席菜品口味,努力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餐飲企業要嚴格執行《宴席節約服務規范》,以規范化標準化最大限度減少從生產源頭到產品出品過程中的浪費。
另一方面,提高服務質量,增強人性化服務。如優化菜單設計,在宴會宴席及親子、情侶、家庭等各類套餐設計中,與消費者共同確定有效避免浪費的菜單構成,在不影響就餐體驗前提下,合理搭配菜品和主食的數量、分量和規格。
制止餐飲浪費,特別是宴會宴席中的浪費行為,宴會宴席主辦者、用餐者也要提升節約意識。
如果餐前臨時減少預訂桌數,消費者可以與餐飲企業在不浪費基礎上協商處理方案。餐飲企業或宴會主辦方可多張貼勤儉節約、光盤獎勵等海報,營造節約消費氛圍;同時,在點餐時為消費者推薦半自助式等靈活就餐形式,并主動提供打包服務等。
婚禮堂宴會酒店應長遠規劃宴會功能
近年來,國家倡導并推動婚嫁、餐飲等領域移風易俗。一方面,推動社會風氣凈化;另一方面,也會對酒店餐飲企業帶來影響。
或許婚宴逐步轉向小型化,更走心。如日本的婚禮堂和婚宴婚禮模式就是家庭化、小型化。大操大辦、攀比奢華盛大,或許將不復返。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為了避免浪費,有新人選擇“減桌”,減小婚宴的規模。
酒店婚宴企業如何應對大勢,保持經營穩定與持續增長,應早謀劃。新項目或改造婚禮堂時,宴會的功能規劃時,應考慮這一趨勢變化。
隨著新人消費理念的轉變,婚宴規模呈逐年縮小趨勢,但是節儉的同時更講究品質和個性。
此前,康寧唯諾總裁高博就表示,未來10年,宴會規模會逐漸縮小。這對婚禮堂企業來講,是個不可避免的挑戰。
他表示,自2009年開始,中國婚禮宴會的賓客規模正在逐年變小。在過去的10年里,全國各地的婚禮宴會的宴請賓客的規模都在不同程度的減少。
我們曾經也做過這方面的預判,認為中國婚宴市場的賓客規模,可能會在未來的10年當中進一步縮小。如日本的婚禮宴會規模在常規的70人-130人之間,美國和歐洲的婚禮宴請規模在30-100人之間。
這對于目前擁有大量800平米以上大宴會廳的酒店和新開業婚禮堂企業來講,是個需要面對的挑戰。
婚禮堂的投資回報形式,相比婚慶公司來講,是中長期的。
婚禮堂并不像當初開婚慶公司那樣“船小好調頭”,空間產品的迭代和市場適應能力,并不像服務產品那樣靈活。
就婚禮堂而言,物業租約短則8年,長則15年。在新項目投資發展階段,如何預判未來10年的市場需求和走向?
今年新開的門店,在空間規劃、動線設計、功能區規劃、公共區域、裝修風格、能源配套等方面,是按照目前市場的反應進行設計?還是按照我們認為的今后4-10年間的市場判斷而進行呢?
簡單來講,我到底拿1萬平米還是拿5000平米?在同樣的一個經營單元里,到底是小廳多一點,還是大廳少一點呢?
我想,這兩年里,關于這個趨勢的判斷,也是我們將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