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餐飲人說,酒店帶動婚慶,婚慶人說,婚慶帶動餐飲。同在一條賽道上的餐飲和婚慶該怎么合作,才能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在我的老家,結婚叫“喝喜酒”,原來結婚就等同于吃頓好飯、喝頓好酒?,F在結婚,甚至訂婚、過生日,儀式感都是標配!
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儀式感和場景化絕對成了剛需,在滿足這個需求的過程中,慢慢催生了今天紅火的婚慶行業。
前幾年,婚慶發展必須以酒店為依托,現在,婚慶公司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自身的整合能力也越來越強。餐飲人說,酒店帶動婚慶,婚慶人說,婚慶帶動餐飲,角度不同解讀不同,而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雙方怎么合作,才能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就當前來看,婚慶公司對酒店的資源還有一定的依賴性:
一是因為很多客人基本是先訂宴席、再訂婚慶。有些實力強的酒店,本身就有自己的婚慶部,不會把婚慶業務轉交給婚慶公司的。也就是說,婚慶公司需要酒店介紹客戶,有了酒店給到的客戶信息,他們才能去成交業務。
第二,婚慶公司在酒店搭建場景,策劃典禮,要用到很多酒店的基礎設施,空間,水,電,停車位、電梯等等,這些都是酒店的資源,所以,婚慶公司跟酒店疏通好關系,或是拿到相對低的使用成本,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收益。
但是隨著婚慶行業的發展,他們已形成自己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也為酒店拓客起著積極作用。比如,婚慶公司策劃能力強,通過美化用餐場景,營造互動儀式,給客人的用餐體驗帶來質的提升,客戶滿意度提升,酒店就會有持續的生意。
另外,婚慶公司在社會上生存,自身也具備了一定的獲客能力,他們也會帶客戶進酒店,促進酒店收入的提升。
可見,餐飲與婚慶是同在一條產業鏈上,不是你整合我,我整合你的問題,而是取長補短,深度融合的問題。
而二者形成什么樣的關系,將利于深度融合呢?推薦幾種做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戰略合作聯盟。有松散聯盟和緊密聯盟。
松散聯盟中,酒店和婚慶互為伙伴關系,先獲客的一方,優先推薦合作伙伴,但合作伙伴不是客人的必須選擇,品質和價格如果不合適,客人可以選,也可以不選,兩者互惠互利,按推薦量結算。
這種關系雖然不是太緊密,但是對于客人友好,沒有太多限制,不會給客人造成反感。
緊密聯盟有時表現為獨家。酒店的客戶只能選擇合作的婚慶,婚慶的客戶只能鎖定在合作的酒店(當然也有某一方的獨家,即婚慶獨家或酒店獨家),有利于加強某個酒店與某個婚慶公司的合作關系。
兩家公司作為上下游公司,這種合作關系有利于延續相同的服務理念和標準,確?;閼c和宴席的接待中的無縫對接,打造一站式服務。但這樣會限制客戶的選擇余地。
第二,聯合打造婚禮堂。
社會上,有一些以接待婚宴為主的酒店,會拿一個大廳專門打造出婚禮堂,酒店出場地,婚慶公司出設備,共同打造,婚慶收入酒店和婚慶公司按比例分配。這種做法,也大大捆綁了兩者的利益,有利于聯合促銷,共同獲客。
第三,營銷網絡大、客戶資源多的一方,推出包價代銷業務。即酒店、婚慶把自己的產品體系和包銷價給到對方,對方直接將合作方的產品打包進自己的產品套系中,完全由自己面客銷售。
這種形式需要品牌相對強勢的一方發起,是整合對方產品資源的做法,但是對于相對較弱的一方,也非常需要對方強大的流量和獲客能力,從而達到共贏。
近期,我參加了一個婚慶一體化采購節活動,婚慶公司主辦,餐飲酒店協辦,共同獲客,同步簽單,活動現場如火如茶,大家都收獲滿滿。
酒店具有場地和硬件基礎設施,婚慶公司以創意和營銷手段為長,婚慶離不開酒店,酒店需要婚慶公司增光添彩,在存量市場上,借勢互補、抱團生存是必由選擇,合作的模式是多樣的,但結果導向是不變的法則。
[原創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轉載;來源:白小姐會客廳;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