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喜事,通過技術創新顛覆傳統婚慶行業,如何解決不標準、難復制等問題?
近兩年,隨著新中產的消費需求擴張,很多行業面臨著消費升級的挑戰,其中包含著千億級的婚嫁市場?;閼c服務從早期的婚慶家宴,到酒店式婚禮,再到私人訂制的專屬婚慶服務,一步步地滿足著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需求。但由于消費者對于婚嫁行業幾乎零經驗,所以有些商家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隱形消費”,導致整體行業口碑降低,信息不對稱是傳統婚嫁行業的一大痛點。
有喜事的投資人,真順基金副總裁高亞捷表示:婚禮消費雖然低頻,但可能是普通人一生中支出最大的一筆文化消費。行業的非標準化一直制約著這個行業的發展,但隨著互聯網高效管理方式對行業的滲透和推動,未來勢必會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優化整合。
有喜事創始人李季認為,行業目前面臨著幾大問題:1、部分婚慶行業人審美能力不足,缺乏優秀的設計師。2、各婚慶公司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消費者的經驗又很少,無法驗證好與壞。3、沒有真正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新人除了婚禮當天無法看到自己究竟買到的是什么,無任何實質性保障。
通過技術創新顛覆傳統婚慶行業,如何解決不標準、難復制等問題?
技術驅動的門店標準化
「有喜事」前身是toB的婚禮云SaaS服務平臺,針對傳統婚慶企業痛點,通過建立標準化的供應鏈系統、多樣化的設計模板以及沉浸式的VR體驗技術,解決了婚禮設計問題和產品保障。通過打通產業上游,不僅為婚慶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也為消費者減少了開支。李季表示,通過不斷做SaaS,發現標準化的門店可以進行線下復制,多年積累成熟的技術服務,可以應用在每一個獨立門店內。
技術驅動的去設計化
「有喜事」擁有6名設計師,在“中央廚房”對產品進行打磨,開發出多套不同風格的婚禮產品,還可以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進行婚禮場景的“輕定制”:提供不同風格的模板和素材,讓用戶像“搭積木”一樣輕松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婚禮現場。
技術驅動的人工智能服務系統
「有喜事」的“有喜事婚禮助手”ToDoList系統(待辦事項提醒),細化到了每一項的備婚細節、物料準備、時間節點等,并添加微信提醒功能,有效防止新人在百忙之中忘記一些重要的待辦事項。同時,有喜事專業的管家團隊也會配合解答新人的全類問題,實現真正的人工+互動+系統的全新服務方式。
2014年成立的互聯網婚慶公司「有喜事」希望通過技術創新顛覆傳統婚慶行業的模式,打造適合年輕人的輕奢婚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