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他們辦了一場婚禮,但不結婚!
「2018年結婚率創十年新低」
「我國離婚率連續15年上升」
……
2019年7 月,新世相為上海一對普通年輕人舉辦了一場“不結婚的婚禮”。不過,既然說是婚禮,為何又強調“不結婚”?
婚姻:你好,再見
男孩沈麒,82年生人,在咖啡館做咖啡師。
女孩慶慶,94年生人,在冰激凌店兼職打工。
(注:現兩人均已從事其他行業工作)
本來生活在兩條平行線上的沈麒和慶慶,因為工作的店鋪對門而相識,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兩人的命運慢慢地交織了在一起。
兩個月后,沈麒生日的那天,他發短信向慶慶表白,兩人就這樣確認了戀愛關系。那時候的他們特別甜蜜,也特別有得聊,每天至少能發兩三百條短信。
結婚也是順理成章的,慶慶生日當天,沈麒做了求婚視頻,配樂是張靚穎的《終于等到你》。雙十一那天,兩人領證,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但婚后生活,似乎并非一直如他們所預想的那么幸福甜蜜。
結婚后一年后,他們開始頻繁吵架,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經常因為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就吵得天翻地覆。
兩個人的生活軌跡也開始逆向而行,慶慶希望沈麒跟著她跑上人生的康莊大道,但沈麒只希望過幸福平淡的生活。
到最后甚至發展到同住一個屋檐下,但整整半個月沒有說過幾句話。本該是幸福美滿的婚姻,卻壓得兩人喘不過氣,對婚姻也逐漸失去了信心。
最后,當慶慶知道沈麒辭職,卻沒有告訴她的那一刻,心里的弦徹底崩斷了。她覺得兩個人不在一條道路上,沒有安全感,沒有辦法再過下去了。
他們戀愛 1 年,結婚 2 年,最終因性格不合,決定互相轉身從對方的人生中離開。
但,他們希望舉辦這場莊重的婚姻告別儀式來結束這一段婚姻,告別過去,重新開始新生活。
離婚,需不需要儀式感?
但正如主持人李艾所說:現場看來,如果不知道,還以為這是一場結婚典禮。
與大多數人離婚時的不歡而散不同,沈麒和慶慶的婚姻告別儀式更多地圍繞著感謝、道歉以及祝福這三個關鍵詞。
離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從一段失敗的婚姻抽離出來,卻不懂得反思。
明明結婚的時候那么的幸福,心懷光明美好的未來,但為什么最后會一路撕扯到離婚?
他們希望通過反思自己,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的道歉雖然彌補不了已經破碎的感情,但也許可以幫助他們在未來的情感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順暢。
慶慶給出的答案是,在婚姻里自己太任性了。
比如兩人剛結婚那會,工資加起來還不到一萬,既要交房租,還要養小狗,生活已經很是拮據。但慶慶每月還要拿2000塊去資助大涼山的一個貧困小女孩家庭。
這相當于慶慶半個月的工資。但沈麒二話沒說,和她一起資助,即使如今回想也不后悔。
在典禮上,慶慶第一次跟沈麒說了對不起。她一邊低頭反復握話筒,一邊鼓起勇氣繼續對沈麟說:
“抱歉曾經因為我的不懂事,我的不成熟,我的任性,給你帶來的生活壓力和傷害。抱歉?!?/strong>
說完,她情難自禁地流下淚水,為自己帶來的傷害感到愧疚和后悔。
現場好幾個人也跟著哭了:
沈麒想辦這次典禮,就是想搞明白:慶慶提離婚時,如果自己爭取一下,是不是就不會離了?
慶慶堅定地答:不是。
主持人李艾也好奇,就問:那當初要怎么做,才可以不離婚呢?
慶慶說,自己再成熟一點,或者沈麒再有擔當一點,雙方都去解決問題吧。
到這里沈麒終于明白了:在婚姻里,主動溝通比默默包容更重要 。
慶慶也有她執著地想要的答案:“你為此(離婚)有恨過我嗎?”
沈麒猶豫了下說:“前兩個月恨過,現在不恨了,早就不恨了?!?/p>
反而說自己其實很感謝她,愿意嫁給一個什么都沒有的男人。
雖說愛之深,恨之切,但是在真正轉身離開的時候,還是不希望給對方繼續留下傷害。他們希望拔出的,不止是對方心里的刺,更是自己心里掛念的刺。只有徹底放下,才能重新開始。
你還可以看到在典禮上這對男女主角的成長。
在婚姻里,沈麒以前不怎么說話。
現在他有了女朋友,現場有人問:你來參加這場告別儀式,現女友會介意嗎?
在大家提醒下,沈麒想了想說,回去應該跟女友聊一聊。
慶慶也反應過來自己當初的稚嫩,哭著說:“我可能再也遇不到像他一樣對我好的人了”。
“但我比我們在一起時,更有勇氣去面對下一段感情?!?/strong>
隨著主持人的一句:禮成,沈麒和慶慶結束了他們維持兩年的婚姻,從夫妻變回了朋友。
如果無法完美地結束一段感情,也就無法心無旁騖的去開始下一段感情。
沈麒和慶慶的離婚儀式是給自己的感情所做的交代,結束了就應該讓自己學著放下,勇敢的放手比分手更重要。
因為只有徹底告別過去,才能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婚姻,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
辦這場典禮前,新世相曾向大家發問:對婚姻有什么困惑?
最后,收到了3813 份回答。從回答中,我們發現比起期待,大家更多的是恐懼和擔憂。
此前,中國青年報進行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61.2%的受訪者存在“恐婚”傾向,其中大多數認為“恐婚”是離婚率高、失敗婚姻造成的負面影響。
面對從戀愛到婚姻的轉變,我們或多或少會出現恐婚的表現。因此,我們也邀請了觀禮的讀者分享一下他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觀禮的感受:
【Mia】25歲 北京
戀愛1年多,異地
我覺得離婚是很正常的事情,兩個人愛的時候轟轟烈烈,但結了婚家里也會有各種雞?蒜?的事情。覺得有必要時領個證結婚,覺得過不下去了就離婚。
雖然知道結婚會有很多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但是我還是很期待婚姻,應該還是蠻有趣的。
【Joyin】27歲 廣州
戀愛5年,分手2個月
我們從同學變成戀人,經歷了三年異地、兩年同居,即使在相愛的第五年,依然可以甜成狗羨煞旁人。
但彼此的壓力和對婚姻的恐懼,最終導致我們相處出現了各種問題。在我看來,他的出軌不過是我們關系破裂的結果。
在經歷了分手以后,我開始關注告別這件事,即使是曾經親密如親人的關系,一旦戀人的身份破裂,都不知道分開以后該如何自處。參加這場典禮,我想親眼看看,究竟答案是什么。
【Nicole】37歲
離婚2個月
結婚10年,今年5月31日老公提出了離婚,從一開始的震驚到自我否定、自責,這兩個月以來過得很艱難,到現在終于可以相對冷靜地看待這件事。
當婚姻走到盡頭,我無數次想過假如我做得更好,我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但有時候又覺得,性格是無法改變的,一切的結局或許在你選定了那個人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我沒有勇氣舉辦這樣一個離婚典禮,昭告所有的親人朋友:我離婚了!但對我來說,參加這次典禮,可以算是我給自己一個儀式感。
【Ilse】 28歲 上海
結婚5個月
我結婚不久,因為身體弱,我流產了。這幾個月來,經常因為這件事跟老公吵架。
今天典禮上,我哭了。對他們的關系,我更多的感受是遺憾,女孩沒有成長到能處理這些問題。
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了。但我還有,所以要好好珍惜。
【Jeff Tang】33 歲 上海
單身
距離上一段戀情,快3年多了。之前談過十幾場戀愛,都是經歷了喜歡、相處、不合適、分開。歷任女友,除了三位斷了聯系,其他依舊是朋友,日常生活有什么需要幫忙的,還是會來尋求我的幫助。
但我從來都不覺得到了某個年紀就應該結婚,結婚生子也從來不像父輩們口中所說的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做過13次伴郎的我,看過太多關于婚姻的種種。佛系等待那個適合一路走下去的人就好了。
這場典禮更像是給雙方一次自我審視的機會,換一個角度理解對方。
婚姻到底是怎么破裂的?究竟是當初看錯了人還是兩個人根本不適合?在婚姻中有什么不足?若是再次進入婚姻,還需要注意什么?
希望這場“不結婚的婚禮”,可以讓你對婚姻有點不一樣的理解,也希望給予你一點追尋真愛的勇氣。
[ 原創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轉載;來源:36氪;作者:十一;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