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影響,是長期而久遠的。海鮮向來都是婚宴上“撐門面”的菜,婚宴市場必將迎來沖擊,企業該如何應對?
8月24日當地時間下午1點,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
根據清華大學宏觀模擬結果,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會到達我國沿岸海域,1200天后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數據顯示,目前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已經積存到了130萬噸,而且還在以每天100噸的速度增加。預計未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
也就是說,日本這項舉動的影響,將是長期而久遠的。面對這個既定的事實,婚禮宴會行業必將迎來巨大沖擊,婚禮宴會人該怎么辦呢?
針對此次事件,《結婚產業觀察》特別采訪眾多行業人士和專家,把他們的思考和應對建議整理成文!
核污染來襲,婚禮宴會行業“新災難”?
海鮮,向來都是婚宴上“撐門面”的菜,海鮮數量越多,套餐價格自然也就越高。
日本堅持強推排海計劃,引發了人們對于核污染食品后果的嚴重擔憂,特別是海鮮類食品。因為海洋可能成為核污染的傳播媒介,海鮮也必然受到核輻射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結婚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 曹仲華認為,此次事件對行業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企業要配合政府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與合作,保證所監測的水產品和海產品符合相關的標準。
長三角省地市婚慶協會聯合體理事長 常真表示,企業需要做到正確的引導,提供產品來源和質量證明,包括食品安全認證和相關的檢測報告,這可以幫助消費者恢復對海產品的信任。同時,婚禮宴會企業可以適當調整海產品在婚宴上面的板塊比重。
印象泰和園董事長 夏長春和云安會都·今囍匯主理人 彭金鑫也都表示,企業應該在產品、食材上慢慢進行一些調整,重新設計菜單以減少對海產品的依賴。彭金鑫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尋找替代品,考慮使用其他食材或替代海產品,例如淡水魚、有機蔬菜等。二是可以推廣健康食品,例如非海產品的高蛋白食品,以吸引消費者的興趣。
文波領航創始人 李文波認為婚禮宴會企業可以考慮更加多元化的菜單,將宴會做得更加小而美、小而精,而不是僅僅依靠海鮮去撐場面。
在調整婚宴菜品的同時,婚禮宴會企業應該更加注意產品的產地和安全認證標志。
云南源合緣宴會藝術中心總經理 李俊表示,對于進口食品,尤其是來自日本的水產品,要謹慎選擇,確保其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彭金鑫認為,企業需要選擇可靠的供應商合作,確保他們提供的食材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優化供應商合作,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可以提供穩定和可信賴的食材。
同時,企業更需要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對消費者做到透明公開,告知他們有關食材的信息,包括來源、生產過程和安全措施等,讓消費者感到安心、放心。
御鑒禮宴就在其官方公眾號發表《食材安全承諾》,聲明店內供應市場均符合行業標準,并公開了所使用的海鮮食材產地。
李文波認為,企業可以嘗試向消費者展示原材料采購的區域,提高原材料采購的透明度。
金九匯宴會中心宴會婚慶副總經理 徐海波和湖北璽合集團酒管公司總經理助理 曹路平表示可以對門店進行話術培訓,減少消費恐慌。同時對已經訂單的客戶做一次客戶回訪告知。
食品安全,是情懷更是責任
發生這樣的事情,很多消費者短時間內肯定是都不敢吃海鮮了。面對消費者的擔憂與慌張,常真表示,還是需要特別觀望近三個月、半年時間里,這一事件給大家帶來的心理影響。
D+運營創始人 王璐也表示,早在今年6月,為及時掌握日本福島核電站放射性廢水排放對江蘇省海域海產品影響,江蘇省疾控中心下發《關于印發“江蘇省海產品放射性應急監測方案”的通知》,啟動了江蘇沿海地區海產品放射性應急監測。相信其他省份應該也都有類似相關機關的管理文件。
知名結婚觀察家 鄭榮翔表示,我們始終要相信,我國嚴格的食品衛生法規以及監管標準也為食材的質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過度擔憂,我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鮮,基本都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可以放心食用。
婚禮宴會企業,需要做的就是讓消費者認知這個事件的全貌。
同時,我們要對自己的品牌有信心,我們行業的從業人員也要對自己有信心,有一種情懷,有一種責任,食品安全一定放在第一位。
總結:八大策略,維持業務穩定
當消費者對海產品產生恐懼心理時,餐飲和宴會行業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來減輕這種擔憂并維持業務穩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應對措施:
1. 透明度與溝通:行業參與者需要與消費者分享關于海產品安全和污染水處理的詳細信息。提供準確、透明的數據和解釋,有助于消除恐懼感。
2. 監測與檢測:加強對海產品和海洋環境的監測,確保其達到食品安全標準。定期公布檢測結果,展示海產品的安全性。
3. 多元化采購渠道:尋找其他地區的可信供應商,以獲得安全的海產品。這可以減少對受影響區域海產品的依賴,從而降低擔憂程度。
4. 多樣化菜單:餐飲業可以考慮在菜單中引入更多種類的食材,包括非海產品選項。這可以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減少對海產品的依賴。
5. 危機公關:面對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建立有效的危機公關策略。及時回應質疑,提供準確信息,樹立行業的可信度。
6.教育和宣傳:提供消費者教育,解釋污染水對海產品的實際影響。通過宣傳活動,向公眾傳達可信的信息。
7. 合作與監管:與政府和監管機構合作,確保食品安全標準得到遵守。行業協會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推動行業內部的自律和合規。
8.創新與發展:餐飲和宴會業可以考慮引入新的食品選擇,例如可持續養殖的海產品,或者注重植物性食品,以滿足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和環保的消費者需求。
總的來說,建立信任、提供信息、多樣化供應渠道,以及積極應對問題,是應對這種情況的關鍵策略。